李严为何从蜀汉托孤重臣沦落至被废为民?

频道:游戏资讯 日期: 浏览:9

  李严(后改名李平)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官员,其人生结局与诸葛亮密切相关,以下是他的主要经历及结局:

李严为何从蜀汉托孤重臣沦落至被废为民?


1. 早年经历

  李严原是刘璋部下,刘备入蜀时投降,因才能出众受到重用。刘备临终前,命他与诸葛亮共同辅佐刘禅,成为托孤重臣之一。


2. 与诸葛亮的矛盾

  • 权力之争:李严曾提议划分巴州、自任刺史,试图扩大个人势力,被诸葛亮拒绝。
  • 北伐失职:建兴九年(231年),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,李严负责粮草督运。因阴雨连绵粮草不济,他不仅未履行职责,反而假传圣旨命诸葛亮撤军。事后又推卸责任,声称粮草充足,质疑撤军决定。


3. 被废黜的结局

  诸葛亮联合朝臣上表弹劾李严,列举其“欺上瞒下、贻误军机”等罪状。刘禅下诏将李严削职为民,流放至梓潼郡(今四川梓潼)。


4. 激愤而终

 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(234年),李严意识到自己再无被启用的可能,悲愤交加,不久发病身亡。


历史评价

  李严才干出众,但私心过重,最终因权欲和失职葬送政治生涯。他的结局反映了蜀汉内部权力制衡的复杂性,也侧面凸显诸葛亮治国时“赏不遗远、罚不阿近”的公正态度。

  如果需要进一步探讨某个细节,可以补充提问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