烫伤后起水泡应该怎样正确处理?
烫伤后起水泡属于二度烫伤,需要谨慎处理以避免感染和加重损伤。以下是科学的处理步骤:
第一步:立即冷却伤口
- 持续冲洗:用清洁的冷水(10-25℃)冲洗或浸泡伤处15-20分钟,降低皮肤温度,缓解疼痛。
- 避免冰敷:冰块或冰水可能造成冻伤,加重组织损伤。
第二步:保护水泡,避免破溃
- 不要自行挑破水泡:完整的水泡是天然屏障,可降低感染风险。
- 若水泡已破:用生理盐水轻柔清洁,覆盖无菌纱布,避免摩擦。
第三步:正确处理伤口
- 移除衣物饰品:小心剪开覆盖伤处的衣物(勿强行撕脱)。
- 覆盖伤口: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布轻盖伤处,避免使用棉花、纸巾等易粘连物。
- 外用药物:可涂烧伤膏(如磺胺嘧啶银乳膏),但避免使用牙膏、酱油、酒精等偏方。
第四步:判断是否需要就医
立即就医的情况:
- 水泡面积大于手掌、位于面部/关节/会阴部;
- 伤口发黑、苍白或渗液浑浊(感染迹象);
- 儿童、老人、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;
- 伴随发烧、剧烈疼痛或红肿扩散。
后续护理注意事项
- 保持清洁: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,更换敷料。
- 避免碰水:愈合前尽量保持伤口干燥。
- 止痛处理:可口服布洛芬等非处方止痛药(按说明书或医嘱)。
- 观察感染迹象:如红肿加重、流脓、发热,需及时就医。
错误做法警示
- ❌ 挑破水泡、撕掉脱皮
- ❌ 涂抹油脂、牙膏、蛋清等异物
- ❌ 强行脱除粘连伤口的衣物
总结
小面积水泡可居家护理,但大面积或特殊部位烫伤需紧急就医。正确处理可加速愈合,减少疤痕。若不确定伤情,建议及时咨询医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