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肠胃小手术有哪些?”
肠胃系统的“小手术”通常指微创、恢复快、风险较低的操作,常见类型及示例整理如下:
一、内镜手术(经自然腔道,无切口)
息肉切除术
- 适用:胃、肠息肉(尤其有癌变风险者)。
- 方式:通过胃镜/肠镜用电切圈套器切除,无需住院。
内镜下止血术
- 适用:溃疡出血、血管破裂等。
- 技术:电凝、钛夹或注射药物止血。
异物取出术
- 适用:误吞的硬币、鱼刺等,通过内镜器械取出。
支架置入术
- 适用:食道、肠道狭窄或梗阻,放置支架扩张通道。
内镜黏膜下剥离术(ESD)
- 适用:早期胃癌或较大平坦息肉,微创切除病变黏膜。
二、腹腔镜手术(微创切口,需全身麻醉)
阑尾切除术
- 常见情况:急性阑尾炎,通过3-4个小孔完成,术后1-2天出院。
胆囊切除术
- 关联肠胃:胆囊结石引发胰腺炎时需切除,常与胆管问题相关。
胃部分切除术
- 适用:胃溃疡穿孔、早期肿瘤等,腹腔镜辅助切除部分胃壁。
肠粘连松解术
- 原因:术后粘连导致肠梗阻,腹腔镜探查并分离粘连组织。
三、肛门直肠小手术(局部麻醉,门诊完成)
痔疮手术
- 方式:结扎(RBL)、硬化剂注射或切除术,术后可当日回家。
肛瘘手术
- 操作:切开瘘管或置入挂线,避免复杂感染。
肛周脓肿引流
- 紧急处理:切开排脓,缓解疼痛和感染。
四、其他门诊操作
- 经皮内镜胃造瘘(PEG):长期无法进食者置入饲管。
- 肠造口术:临时或永久性解决肠道梗阻(如直肠癌术前准备)。
注意事项
- “小手术”风险:虽创伤小,仍可能出血、感染或穿孔,需严格术后观察。
- 个体差异:具体术式选择需结合病情、患者健康状况及医生评估。
建议有症状者及时就医,由专科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。